推进垃圾分类:需在“方便”与“不便”之间找平衡|新京报专栏
从垃圾分类的理念到行动,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还需要各方对症下药,真正让市民们心甘情愿接受垃圾分类制度所带来的“不方便”。
▲4月10日,东城区首个智能垃圾分类箱在崇外街道新怡家园社区投用。图为一位居民正扫码进行垃圾投放。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摄影
文 | 孙敬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这不是习总书记首次就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早在2016年12月,他就指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近些年来,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切实的进展。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确定46个重点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截至目前,46个重点城市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初见成效。
然而,目前“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多种问题,比如“垃圾分类”尚未成为居民的普遍行动和生活习惯、垃圾准确投放率低、收运处理渠道少等。因此,未来垃圾分类工作的展开,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对症下药。
作为一个长期垃圾分类工作的研究人员,我认为,要更有力地推动垃圾分类,关键在于解决“怎么让市民甘愿接受垃圾分类带来的‘不方便’”问题。在现阶段,显然有必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让市民看到身边的改变,才有信心做分类。
很多大城市从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开始提倡垃圾分类,但过程反反复复进展缓慢。市民印象里的垃圾分类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反复次数多了更造成“狼来了”的反效果。
即使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厨余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并运行了不短的时间,但由于分类收运过程很少能被大家看见,因此很多市民还拿着老黄历,总以为“所有垃圾是一辆车拉走的”“分了也白分”,不了解最新的垃圾收运现状,也就不信任垃圾分类口号宣传、不愿意参与。
因此,切合实际的普及性宣传很有必要,最好是面对面地告知,让市民了解自己身边的垃圾分类条件,如“厨余应该单独扔,隔天会有专车拉走”“居委会门口有个箱子可以回收过期药品”。
先有了解、有信任,才有行动的动力。
▲2017年2月,朝阳区远洋天地小区的三种分类垃圾桶。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其次,垃圾分类管理,要在“方便”与“不方便”之间找好平衡。
比起随意丢垃圾,垃圾分类制度肯定给市民制造了一些“不方便”,可唯有这一点点“不方便”,才能让垃圾从源头分开。因此,怎样让市民甘愿接受这“不方便”,是垃圾分类倡导的重点。
例如,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不同城市的不同社区会有不同选择:定时定点投放、楼层撤桶、平房区垃圾不落地等。其目标都是便于监督、便于垃圾分类收集。这些变化多多少少会让居民感觉“不方便”,甚至有部分社区出现过业主的反弹。
这就需要管理者更加细致、更加有智慧地做好设计、沟通和保障工作,既坚持垃圾分类这一原则性目标,又照顾到市民的实际需求,在“方便”与“不方便”之间找好平衡。
再次,垃圾分类要“人人动手”,不只是少数人的工作。
在今年的多档综艺节目里,明星体验徒手从肮脏的混合垃圾分拣流水线中分拣垃圾,这一幕震撼了很多观众,让大家意识到,自己不分类会给从事垃圾分拣的工人造成多大麻烦。
目前不少城市的垃圾分类,尤其是厨余垃圾分类,主要还是靠社区分拣员徒手操作,市民没有被动员起来,家庭源头分类的比例很低。虽然短时间内可以靠这些分拣员的辛苦工作分拣出一定数量的厨余垃圾,但长期来看,市民的参与率过低,垃圾分类必然难以为继。
所以,未来的方向势必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
此外,急需建立有害垃圾、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收运处理渠道。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规定,“必须将有害垃圾作为强制分类的类别之一”,此规定的时间节点是2020年底。
但目前46个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里,只有少数城市的有害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能顺畅运行,灯管、过期药品等常见的有害垃圾能有地方投放,而多数城市还没能做到。
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再生行业不景气,且各地对于市政市容、产业升级有要求,新兴的“互联网+回收”企业也尚未满足市民需求。这也造成很多城市卖废品难,尤其是低价值可回收物大量被丢弃,影响市民垃圾分类热情。
故而,目前急需出台激励政策,建立有害垃圾、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收运处理渠道。
▲4月10日,东城区首个智能垃圾分类箱在崇外街道新怡家园社区投入使用,居民排队扫二维码投放垃圾。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最后,儿童垃圾分类教育不只是知识普及,更应落实到“实践”。
“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垃圾分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好的老师是生活,最有效的方式是实践。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内,垃圾分类通常只作为“环保知识”出现在课堂中,而学生平常在校园生活中往往不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回到家也会跟随大人的习惯走,小手几乎拉不动大手。
因此,垃圾分类教育不应只是空话,教育从业者有责任把垃圾分类落实到学校每一天每个人的生活中,从教师带动学生,真正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
总之,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要想取得成效,首先就要最大化地调动每个人的热情,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进而从行动上真正确保垃圾分类的推进。而从理念到行动,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还需要各方对症下药,真正让市民们心甘情愿接受垃圾分类制度所带来的“不方便”。
□孙敬华(自然之友垃圾减量项目主任)
编辑: 李冰冰 校对:卢茜
推荐阅读:
销售“缺陷豪车”被判退赔500余万,给了消费者维权底气|新京报快评